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杜迪纳 通讯员杨军霞)7月22日,由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副研究员宁攸凉带队的调研组一行,来到咸丰县国有坪坝营林场开展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聚焦国有林场绩效激励机制探索、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产业发展路径、现代国有林场建设及“十四·五”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成效评估,旨在为制定“十五·五”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林场场部建设、产业发展、彩色森林培育、森林康养基地、资源保护智能化建设等。其中,彩色森林作为生态建设新理念,彰显了新时代造林工作的新方向;森林康养创新实践“生态+产业”模式,打造沉浸式自然体验;智能化建设标志着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已经迈入新时代。
座谈会上,宁攸凉开宗明义指出当前国有林场面临的核心挑战:“公益一类国有林场普遍存在体制机制不活、内生动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产业发展受阻等问题,亟须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内生动力。”他强调,“十四·五”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为欠发达林场注入了一定的发展动能,科学评估项目收官成效对“十五·五”规划至关重要。
坪坝营林场项目办负责人汇报了欠发达林场巩固提升项目的资金管理、创新举措及实施成效。林场主要负责人全面介绍林场在绩效激励机制探索、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国有林场建设及产业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直言发展瓶颈并建言献策优化方向。
为深度把脉改革痛点,调研组分组开展一对一访谈。专家杨文娟、李国权等与林场职工围绕绩效激励机制落地、深化林权改革配套措施、现代化林场建设路径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收集基层改革诉求与实践智慧。
调研组认为,坪坝营林场在“两山”转化和现代化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森林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探索出了很好的路径,值得推广;深化改革与产业融合方面的创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绩效激励机制探索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破解公益一类国有林场发展动力难题;欠发达林场提升项目资金高效利用,成效显著。
宁攸凉表示,此次调研后,将形成报告给国家林草局,为下一步着力破解国有林场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资金效能,推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让国有林场真正成为生态富民与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