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秦川)“原以为得耗上几个月,没想到在这里半天就搞定了!”近日,在咸丰县综治中心,肖某激动地说。
这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高效化解,是咸丰县人民法院与综治中心协同发力的成果,生动践行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的工作要求。
不久前,肖某为李某提供劳务时意外受伤,双方就赔偿金额争执不下,多次协商无果,肖某走进了县综治中心。
法院派驻综治中心的法官接到案件后,当即启动联动机制。人民调解员从情理入手,用相似案例疏导情绪、搭建沟通桥梁;法官依据民法典条款,逐条厘清责任划分标准,现场解答双方的法律困惑。
情理法并行,让剑拔弩张的争执渐渐平息。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法官当场指导肖某填写司法确认申请书,通过内部流转通道,仅1小时就完成了审查、裁定全流程。从申请调解到拿到具备强制执行力的裁定书,全程仅用半天时间。
“法院的人就在综治中心办公,有疑问当场问,调解完直接确认,真是太方便了!”肖某感叹。
这起纠纷的快速化解,彰显了法院驻综治中心的优势,通过常驻、就地办案,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矛盾纠纷前沿,既发挥调解的灵活性,又借助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力,实现调解不走过场、效力不打折扣。
恩施日报2025年8月6日第A06版:社会民生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