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首个建设在变电站内的构网型储能项目在武汉110千伏宝安变电站成功投运,在用电高峰期里能向主电网最高输出电量2万度,可有效缓解电力设备负载压力,确保高温时段可靠供电。
110千伏宝安变电站内,供电人员正在对储能系统进行检测
何为构网型储能系统?据介绍,传统的储能系统如同电网的“临时工”,通过被动接收指令来存储或释放电能,而构网型储能则扮演着“虚拟发电机”的角色,通过电力电子技术与控制算法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可以独立构建电网电压和频率,主动参与电网调节。
7月22日,在位于洪山区平安路与雅安街交会处的110千伏宝安变电站内,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供电运维人员正在对运行中的一整套储能设备进行测温,检查投运以来的健康状况。在这座变电站内大约500平方米的区域里,集合了4座储能电池仓,以及逆变器、储能控制室等大型电气设备。
110千伏宝安变电站内集合了4座储能电池仓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助理汪翔介绍,变电站内建设的这座储能项目总容量达到1万千伏安,一次最高可以向主电网的10千伏线路输出2万度电,在用电高峰期里承担变电站主变压器10%的负荷,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强力支援。
汪翔说,整个储能设备在负荷低谷时蓄电,高峰时放电,以居民无感知的方式接入主电网,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变电站主变压器负载压力,如同为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的区域可靠供电上了稳稳的“保险”。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这座变电站内的储能项目尽快发挥削峰填谷的支撑作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在高温期间克服了建设工期赶、天气状况差、设备进城难等各种不利因素,采用预置基础、交叉作业和两班对倒等方式确保了项目如期投运。截至7月22日,该储能项目已完成安全充放电4次,累计输送电量8万度,有力保障了负荷高峰期里的区域可靠供电。
编辑:代婧怡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