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曹征服、王剑 通讯员李红艳、熊成芳)5月17日,咸丰县朝阳寺镇凉桥村村民正用农机脱粒油菜;18日,落马滩村村民正用小镰刀收割油菜。据咸丰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发吉介绍,从去年秋冬至今,该县风调雨顺,11个乡镇(区)种植的9.35万亩“双低”杂交油菜普遍丰收。

5月17日,咸丰县朝阳寺镇凉桥村村民正用农机脱粒油菜。通讯员李红艳 摄

咸丰县朝阳寺镇落马滩村“双低”杂交油菜丰收。通讯员熊成芳 摄

5月18日,咸丰县朝阳寺镇落马滩村村民正用小镰刀收割油菜。通讯员熊成芳 摄
“双低”杂交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低(≤30-35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咸丰县推广种植的“双低”杂交油菜中,主打品种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培育的我国第一个含油量达到50%左右的国审冬油菜品种“中油杂19”。该品种具有高油、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宜机收、油蔬两用高效益(菜薹是优质蔬菜,菜籽用于榨油)等特点,品质达到了国际“双低”标准。
油菜是咸丰县普遍种植的油料作物。春季,连片盛开的油菜花引来鄂湘渝黔4省市交界地带的游客赏花,成就了乡村旅游产业。夏季,收获油菜籽,成为村民们的一项收入来源。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