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杜迪纳 通讯员罗晓庆、罗佳欣)端午将至,朝阳寺镇落马滩村村民陈光艳和家人背着背篓,手持镰刀,走进自家山林,采集野生艾草。此时,晨露未干,艾叶泛着银光,显得格外清新。





“端午时节的艾草最有灵气,叶背白绒越厚,药效越好。”陈光艳指尖轻抚过肥厚的艾叶,向家人传授着从祖辈流传下来的采艾秘诀。


在土家族传统习俗中,端午时节的艾草被视为驱邪避疫的“灵草”。采回的艾草需绑成小捆,每捆九株,寓意“长久安康”。陈光艳和妹妹将采回的艾草摊铺在木桌上,手指翻飞间,青翠的艾草被扎成整齐的束把。随后,她们拿起一捆捆艾草,沿着自家房屋的门楣,从大门到各个房间的门口,依次悬挂。
“老一辈说,艾草像‘宝剑’,能挡‘五毒’。挂上它,一年都不怕蚊虫邪气,家里也平安。”陈光艳说。
这项传承数百年的民俗,蕴含着土家人的生存智慧。艾草特有的芳香不仅能驱蚊避虫,其药用价值更与端午时节的气候特点相得益彰。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