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陈友兵、吴欢)"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进针角度要精准,内热针的温控范围得根据患者体质调整……"8月29日,在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康复科等科室的培训实践教室里,一场聚焦基层中医药实战的集中"充电课"进入尾声。100余名来自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其中村医80名)正围坐交流,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小针刀操作图、推拿手法分解步骤,成为这场持续四天的"实战课堂"最生动的注脚。

这场由县卫生健康局主办、县中医医院承办的"2025年东西湖区对口帮扶咸丰县卫健系统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以"全干货、零距离、强实用"为导向,为广大基层医生送上了一场"带着泥土香"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盛宴。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具体实践,此次培训紧扣基层医疗"缺技术、缺方法"的痛点,由县中医医院(咸丰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团队"量身定制"课程。从8月26日正式开班以来,四天时间里,参训医生不仅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慢性病中医调理等"必修课",更通过小针刀、内热针、推拿正骨等"实战课",掌握了颈肩腰腿痛、痛经、肥胖等基层高发疾病的特色诊疗技术。


"以前给村民治腰椎病,只能开点止痛药;现在学了小针刀,当场就能缓解疼痛!"来自清坪镇的一名村医翻着笔记本感叹,"这些技术太接地气了,回去就能用在村卫生室里。"他的话道出了在场学员的共同感受——培训内容紧贴临床需求,从常见病种的辨证施治到中医外治法的规范操作,从"为什么有效"到"怎么用最好",专家们用大量基层病例拆解技术难点,让抽象的中医药理论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诊疗工具。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基层医疗的'轻骑兵',成本低、疗效好、易推广,正是老百姓需要的'身边医'。"县中医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特别筛选了多项适合基层开展的中医药技术,重点覆盖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康复调理,以及儿童推拿、妇女痛经、肥胖等群众关切的健康领域。
培训现场,除了理论授课,专家们还通过"一对一"实操指导、典型案例复盘等方式,帮助学员突破技术瓶颈。来自边远的大路坝区工委的一名村医在实操课上反复练习内热针操作,"原来温度控制差1℃,效果就可能打折扣。现在掌握了,以后给村民做理疗就更放心了。"
"这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新起点。"县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咸丰县紧扣"健康中国"战略,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持续深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此次培训既是年度协作项目的重要成果,更标志着该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进入"精准赋能"新阶段。未来,当地还将通过"专家驻点+远程指导+跟案学习"等方式,推动中医药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让传统医学更好守护群众健康。
从"输血"到"造血",从"授鱼"到"授渔"。这场带着温度的技术培训,不仅让100余名基层医生掌握了"硬核"技能,更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医药适宜技术正从"文件里"走到"田埂上",成为基层群众触手可及的健康守护者。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