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以人为本”精细化设计,“老房子”能变成“好房子”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城市更新中,“老房子”能变“好房子”,11月11日,2025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老房子变好房子:存量更新战略转型时期既有建筑与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现实与未来》专题论坛举行。与会专家为武汉城市更新中如何将“老房子”变“好房子”支招。

    论坛上专家围绕“老房子”变“好房子进行演讲。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中国区主席薄宏涛指出,截至2024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7%,增量时代基本结束。在众多城市更新任务中,体量庞大、与民生最息息相关的老居住区改造,无疑是这场变革的主战场与难点所在,“好房子”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落脚点。

    “过去的五年,武汉一直在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而且做得非常不错。”薄宏涛说,他曾参与武汉青山区的红房子改造项目,试图探索保留当地工业文化的同时,实现住宅小区的活力焕新和商业价值提升融合。他认为,老旧小区未来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土地性质混合利用、资金闭环、产权分配等难题,实现“老房子”变“好房子”的目标。

    “好房子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对城市文脉的敬畏、对人本需求的洞察。”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李迅涛说,现在部分人将“好房子”与赠送面积简单关联,认为“好房子”通过增加赠送面积来吸引购房者。但其实真正的“好房子”远非空间尺度的盲目攀比或材料的奢华堆砌,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的精细化设计,应着眼于整个住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好房子终会变成老房子,老房子也可以是好房子”。

    论坛上专家围绕“老房子”变“好房子进行演讲。

    李迅涛说,在武汉的城市更新进程中,“老房子”变“好房子”的核心在于跳出单一建筑改造,转向“人—社区—城市”的协同激活。老房子在城市更新中更应紧扣“聚人”逻辑,老社区吸引的年轻群体越多,活力越强。武汉的城市更新中,年轻人较多的社区,需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改造,而老龄化社区则需针对性配套养老服务,强化适老化设施等。特别是存量房区域的城市更新,需破解老旧小区产权、资金等改造难题,若仅做“涂脂抹粉”式改造,难以吸引资本,需通过政策创新打通资金闭环,通过社区配套完善,引入社会资本,激活城市更新片的价值。

    “‘老房子’变‘好房子’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薛峰为武汉城市更新支招:武汉在城市更新中应投资于人,因人而设计,实施更新片区总师负责制及建筑师负责制,不仅有利于建筑师协同设计,还能通过运营服务策划、适配技术管控等方面,实现城市更新中老旧小区的“共同缔造”。

    编辑:冯瀚莹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