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订单多得过年也闲不下来,她们用汉绣绣出蛇年幸福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喜庆的大红绸面绷紧,丝丝缕缕的金线在其间上下翻飞,一条灵动的蛇慢慢汇成一个金灿灿的“福”字。

    2月3日大年初六,汉绣,这项传承25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依然用一针一线的手工方式,传递着吉祥的祝福,也给杜先姣和几位残疾绣娘们带来蛇年的好生活。

    杜先姣把美好的祝愿绣进汉绣作品里。

    2008年,汉绣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喜欢汉绣的人越来越多了,订单挺多的,我过年也闲不下来。”在武汉市残疾人文联汉绣传承基地,杜先姣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是汉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一位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走困难。在市残联的帮扶下,杜先姣不仅有了自己的“绣纺”,还带动300多位残疾人就业。

    3日上午,有3位残疾绣娘来交蛇年生肖绣品的“作业”。任杋留下自己的汉绣作品,就匆匆离开去“走亲戚”。杜先姣一边端详她的作品,一边下针,调整着绣面。另外2位绣娘李爱娟、薛玉梅则留在基地,和杜先姣一起安安静静刺绣。

    墙上挂着不少赏心悦目的汉绣作品,一件黑色的旗袍,腰间绣了一圈粉色的牡丹,色彩细腻、浓淡相宜,让衣服有了别具一格的美。还有一件天青色上衣搭配白色半裙的套装,杜先姣在上衣上绣了一株鲜艳的荷花,半裙上呼应绣了一对精致的鸳鸯。

    “这些都是市民送来的服装,按照他们的需求,在服装上设计定制了绣品。”杜先姣说,传统的汉绣作品,色彩往往很浓烈,大红大绿。根据市民现在的审美需求,汉绣作品也在不断创新,色彩更加丰富多样化。

    还有一件净面的红色旗袍挂在墙上,尚未刺绣。杜先姣说,一时忙不过来,要好好想想绣什么图案。汉绣的图案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变的。

    一幅团扇汉绣作品,耗费了杜先姣3个月时间。

    看似简单的图案,绣起来也颇费功夫。一面小小的团扇上,荷花、荷叶、莲蓬,几个简单的静物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完成这件刺绣作品耗费了杜先姣3个月时间。“因为是双面绣,顾及了正面还有反面,我每一针都小心翼翼。”

    杜先姣说,她的作品没有相同的,即使是类似的图案也会有变化。“每一件汉绣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独特魅力。”

    武汉市残疾人艺术馆里,展出着杜先姣、李爱娟等人的多件汉绣作品。“每一件作品完成获得认可,我都特别有成就感。”李爱娟跟着杜先姣学艺有7年了,因为自卑,她过去出门连问路都不敢,学习汉绣技艺让她自食其力,更看到了生活的美好。

    编辑:陈辰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