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头条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89-3863-0727
    广告

    武汉探索超大城市安全治理新路径 首创“漏查率”评价标尺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2024年,市应急管理局将重大隐患“漏查率”作为日常安全监管的重要评判标尺,消除一大批突出安全问题隐患,推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武汉市各类生产主体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安全生产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为有效应对复杂的安全形势,市应急管理局坚持将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积极探索创新安全治理模式。

    重大隐患“漏查率”是指督查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数量与被考核单位日常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数量之比。基于此评价指标,我市探索建立了分级分类考核机制,针对地区、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实施差异化评价。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重大隐患“漏查率”评价指标充分考虑了各区各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优化了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细则,将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从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两个方面设置考核指标,既减轻了基层负担,也激发了基层主动排查隐患的积极性。

    江岸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说:“以前年底考核,各种检查和台账应接不暇。现在有了‘漏查率’这个评价指标,我们平时就把隐患排查工作做实做细,工作压力减轻不少。”

    “漏查率”如同一根“指挥棒”,倒逼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力度,督导各辖区各领域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主动排查整改隐患,做大隐患排查“分母”、降低重大隐患漏查率,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以前是我们帮助和督促企业查隐患,现在企业主动排查、自觉整改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武昌区应急管理局李丰感慨道。

    “这个指标很直观,我们企业也能看懂,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武汉地铁集团李欢表示。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重大隐患“漏查率”评价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进一步完善指标设置、改进评估方法、优化运行机制,以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充分发挥其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推动各级部门和企业更加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编辑:李智恒



    关键词: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